在蝦蟹塘養殖中,大面積的栽種水草,在春季大量使用有機肥之后,養殖過程中也需要經常施肥,同時,水草的營養狀態也反映了水體的水質問題,對水質的營養狀態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,通過水草的指示作用結合水質指標可以更好的把握施肥的時間。營養元素缺乏,如:氮、鎂、鐵、錳。
1、因缺氮所引起的水草發黃
最容易引起水草發黃的元素就是氮,這是因為葉綠素分子的必要元素,沒有氮的參與,葉綠素是無法形成的。如果水中缺乏氮肥,水草必定會發黃,其癥狀最先發生于老葉,并迅速轉移至中葉及幼葉,最后擴散到整株水草,嚴重時還會變成白化。通過對水草的觀察,再結合水體氨氮的測定,可直接判斷出可供水草利用的氮肥是否能滿足需要。
2、因缺鎂所引起的水草發黃
鎂是構成葉綠素的唯一金屬元素,通常水草所需的鎂,來源于液肥的供應,如果水中缺乏鎂,水草也會發黃,癥狀與缺氮時相差無幾,不過缺鎂時,幼葉不容易發黃。發黃現象主要出現于成葉的葉脈之間。
3、因缺鐵所引起的水草發黃
鐵元素是催化葉綠素形成的催化劑,沒有鐵元素,葉綠素也是無法形成的。缺鐵時水草發黃的癥狀主要出現于新葉,從葉尖開始發生發黃,老葉正常。
4、因缺錳所引起的水草發黃
錳在葉綠素形成時,加速催化的元素,因此,錳在葉綠素合成過程中,是間接作用。缺少錳時,老葉一般不會有變化,主要集中在新葉上,癥狀為葉脈保持綠色,葉肉呈淡綠色。